(资料图片)
不久前,看到这样一个视频:浙江绍兴一个28岁的女孩,因为父母不给买200元的鞋子,居然在鞋店崩溃大哭,无奈跪下。屏幕中,女孩不停地叫嚷着:“钱给你们保存了,我的脚就那么廉价吗?”“我就是想买一双好一点的鞋子,为什么要对我这么残忍?”这一幕,让人无语又心塞
究竟是什么让一个28岁已完全成年的女孩,不能保管和支配自己的钱,给自己买双鞋还要跪求父母?在我看来,答案很简单,这一切都源于父母强势的控制和压迫。有多少家长,习惯了以爱之名,时刻规划孩子的人生;习惯了凡事说一不二,样样替孩子做主。未曾想,这些做法对孩子而言,却是莫大的伤害。只是这种伤害的背后,总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:“一切都是为你好。”控制欲强的父母,究竟有多可怕《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》书中说:不成熟的父母,喜欢支配和控制别人,喜欢用角色来定义人。电视剧《女心理师》中,就有一位这样的母亲。剧里,蒋静长期承受着妈妈的压迫式教育。从小,妈妈逼着她学钢琴,每天都监督她训练,不断说“再弹一遍再去吃饭”、“再来”、“重来”。当蒋静弹错几次之后,妈妈就会开始动手,边打边骂:“长本事了,叛逆了,你这跟谁学的!”这些刺耳的话语,让蒋静瞬间崩溃,大声吼道:“你别说了!”但妈妈并没有因为蒋静的反应做出改变,而是边给她喂饭边念叨:“没事,那我们吃完继续练。”“妈妈这样做,也是为了你好,将来长大了,有一个好的前途。”“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妈妈的用心了。”一直被妈妈压着喘不过气的蒋静,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和暴食症。父母过强的控制欲,会让孩子窒息。
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都喜欢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:“我这不是为你好吗?”“你再这样,妈妈不要你了!”“别的孩子都行,怎么就你不行?”心理学者李雪说:“控制欲极强的父母意识上觉得一切为了孩子好,实际做的却是确保孩子处在废物状态乖乖受控。”父母们处处管着孩子,以为这样孩子日后会感谢他们。但其实,这只会成为毒刺扎进孩子的内心,是他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。控制欲强的父母,往往打着爱的旗号,把孩子推向深渊。父母越是掌控,孩子就越想逃离
北大高材生王猛,在外人眼里,他绝对是优秀的孩子,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,北大毕业,赴美留学……然而他却12年不回家,拉黑父母6年,他还写下一万五千字的长文,控诉父母的过度关爱。“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置办的,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。”“中考前又违反之前让我自己选择高中的约定,强迫我高中留在二百五十一中。”“高考结束后,强行安排我去毕业旅行,一路上我母亲不停地讲我如何优秀和‘培养’我的体验,让人很不舒服。”在决裂的信中,王猛提出了“三不政策”:不回家、不见面、不交往。王猛看似取得了世俗羡慕的成就,可是在父母的长期控制下,他的内心已经是千疮百孔,他只能以这种决裂的方式,摆脱父母的控制。《三傻大闹宝莱坞》里有这样一句台词:为什么从一生下来,父母就要帮我们决定长大后要做什么,却从来没有人来问过,我们到底想做什么?”控制欲强的家长们总是会忽略孩子的感受,忘记孩子的人生是自己的,他们拥有选择权和决定权,孩子也想要自由,想要独立。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,就是放手
育儿专家阿黛尔·法伯说:“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、情感真实的人比继续让他当‘妈妈的乖孩子’更重要。”养育一个真正有幸福感的孩子,是不当控制型父母,放弃听话式教育,将人生自主权还给孩子。1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,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想法、有自己的爱好、圈子与朋友,而不是家长的附属品。所以,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,尊重孩子的隐私权,不要试图掌控孩子的一切。让孩子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力,有自己的空间、做自己的计划和安排,自己准备生活中的事情,从而更有利于孩子的独立,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。2多沟通、多交流许多存在问题的家庭,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,就是缺少沟通。缺少了沟通,孩子不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,家长也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见。通过亲子间的沟通交流,增进对彼此的了解,孩子会学会理解父母,而父母也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不同的一面。3尊重孩子,平等的对待孩子一个合格的家长,不是去控制孩子,而是学会尊重孩子。尊重不仅是我们日常人际交往的前提,同时也是亲子间相处的秘籍。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,也会更自主。所以,学会用平等的视角对待孩子,尊重孩子的建议、看法,学会鼓励孩子、正向激励孩子,而不是一味否认。也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。《不管教的勇气》中说到:
“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,但能够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。”孩子的生活终究属于他们自己,他们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。强行控制着孩子,只会让路越走越歪。放手,才能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。Copyright 2015-2023 华夏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